突发!航展出现敌特?非法扫描中国装备,对外释放信号不一般!

发布日期:2024-12-21 01:29    点击次数:166


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,第十五届中国航展已闭幕。在这届航展上,众多装备的展示备受瞩目。其中,歼 - 35A首次亮相,红 - 19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等装备也首次公开展示,歼 - 20、运油 - 20翱翔于长空。这些装备的展示彰显了空军更加开放自信的态度,也展示了空军的发展历程与建设成就。为期6天的航展期间,歼 - 35A战机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装备。该战机精彩的飞行动作,把飞机优异的作战性能展现得淋漓尽致,使现场观众深刻体会到人民空军武器装备升级换代的速度。

航展期间本是顺利进行的,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情况。据近期媒体报道,兵器馆展示区域设有“请勿入内”的标识,然而却有一名可疑男子完全不把这个标识放在眼里。他公然翻越展区围栏进入,并且手里拿着高端3D建模仪器,开始对我方展品逐个进行高精度的扫描建模。这种行为被现场观众看到后,引起了观众的强烈不满。之后,现场的安保人员发现了该男子的这种不当行为,马上就将其带走展开调查。此事的发生也再次让公众对军事机密以及国家安全予以关注。

普通用手机或者相机拍照倒也罢了。但此人手持的设备可不简单。从外形判断,该人员使用的是Artec Leo无线三维扫描仪这种特种设备。这种扫描仪能够迅速对目标自动建模,精度可达0.1mm,无论是人体这样的小目标,还是船只之类的大目标,它都可以进行测绘,其应用范围相当广泛。只要完成建模,基本上就能得到目标的等比数据。

间谍活动的可能性是绝不能被忽视的。其在目标选择上极为精确,而且传输信息时特别留意避开风险,这使得人们不得不怀疑背后或许真有外国情报机构在操纵。这种威胁已不再仅仅被限制在传统的军事对抗范畴内,而是延伸到了信息领域,并且是以更加隐蔽、更为复杂的形式呈现出来。一旦相关资料被曝光,那必然会给我国的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。境外势力能够借助这些信息去分析中国武器装备的性能,找出其中的弱点,进而制定出相应的对抗策略。

回顾珠海航展的历史,针对军事机密的窃取企图一直暗流涌动,所以这场事件并非孤立存在的。

在2014年的第十届航展期间,我国发生了间谍妄图偷拍重要军事设施的事件。面对这样的情况,我们必须提升情报收集与分析能力,增强对可疑人员及其行为的识别和预警能力。在当下国际交流与合作越发频繁的大环境中,在公开展示和技术保密之间寻求平衡,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课题。

航展本是一个用于技术展示的平台,然而却有人在此破坏规则,这一情况让众多网友感到惊讶与愤怒,他们觉得实在是很失望。有一位网友还写道:“如今看来,科技安全不再只是某一个国家的事情,而是全世界都要共同面对的挑战了。”

而专家也指出了一个情况,当前全球科技大国在人工智能、量子计算等领域竞争得十分激烈,在这种背景下,间谍活动已经步入了一个新阶段。在这个新阶段,被盯上的目标不再仅仅是传统的军事信息,大量的高科技商业机密也成为了被觊觎的对象。

如今,中国综合国力在稳步提升,这使得我军新列装的武器装备以及重大军事活动备受境外势力关注。由于“派间谍打入内部”这种方式在短期内难以取得成效,而网络黑客攻击获取数据又存在“不够全面”的问题,于是,不少境外间谍情报人员开始以公开身份作掩护,在中国参加的各类军事展会上搜集情报和获取资料。还有部分境外间谍情报人员,他们在航展期间,会特意去结交、拉拢军迷朋友,企图“放长线钓大鱼”,之后再找机会拉这些人“入伙”,从而彻底打入内部。

此次事件无论如何都该敲响警钟。要知道,即使涉事者动机无恶意,但在国家安全层面,特别是涉及军事情报这样的事务时,任何个人行为都有被境外势力利用的可能。而且,不文明行为对国家安全存在潜在威胁,这一点需要我们所有人提高警觉,大家齐心协力维护国家利益。这起事件也为众人提供了教训,大家对待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应秉持更严谨的态度。同时希望相关部门能切实从中汲取教训,全方位提高安保水平,堵塞所有安全漏洞,保证类似事件不再发生。

于长空军事航展间谍情报发布于:江苏省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
Powered by 足球盘口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